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商圈共好 產業轉型輔導向前行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商圈共好 產業轉型輔導向前行

臺北市商圈具有豐富多元的業態,隨著民眾消費型態的改變,面臨集客力下滑的困境,所幸商圈的底蘊深厚,建議可從連鎖(線下結盟)、生態圈(互補共串)、頻道經營(線上引流)的運用策略,進行商圈生態的調整,再造商圈繁華榮景。

前言

筆者身為一位五年級生,在30餘年職涯,於兩岸歷練過餐飲業、食品業、零售流通業、流行時尚業…等多元業態,有幸藉著大量連鎖店拓展與顧問輔導案之便,跑遍許多城市鄉村,評估品牌展店的落地可行性,或針對已經開業的店鋪若運營績效不彰,要如何優化改善挽救,故對不同商圈立地特性與在地目標客群的互動引流集客,有著較為豐富歷練,對商圈生態樣貌與顧客互動體驗,自有許多心得,也期許藉由連鎖系統的經營操作角度來詮釋,能帶給商圈產業活化不同的創新思維。

壹、臺北市商圈的發展概況

臺北市的商圈產業發展,有著首都深厚歷史文化的底蘊加持,相較於臺灣其他城市來說,風貌呈現更為多元百變,加諸市內的商業就業特性,市民休憩休閒的時間較為分散,而國際觀光旅遊客也多,在在支撐起各商圈的運營能量,也讓商圈產業的活力持續激盪出更多創新能力,足為華人地區商圈產業效法的首選標的。

目前透過「臺北市商圈產業聯合會」做為商圈產業推展與互串的平台,對內促成商圈聯合活動與共同行銷的盈利多贏策略模式,對外讓所有到商圈的顧客能盡興遊賞滿意而歸,促進正口碑傳播,觸發更大集客能量。

去年,臺北市政府透過「友善店家推廣」、「繽紛耶誕玩台北」、「東區商圈輔導暨活化」、「年貨大街」、「商圈嘉年華-台北生活祭」…等活動,整合了市內百貨業、友善店家等,以各式體驗活動串聯商圈,透過大商圈帶小商圈模式,利用節慶話題及民眾參與機制,創造聚客效應,串起連動也活絡了人潮,最終帶動起消費,讓商圈商業活動活化,成效頗佳。

臺北市商圈分布一覽表
臺北市商圈分布一覽表
臺北市商圈分布一覽表
行政區 商圈名稱 類型
北投區 新北投溫泉商圈 溫泉業、餐飲業為主
行義路溫泉美食商圈 溫泉業、餐飲業為主
石牌捷運商圈 餐飲、日常生活用品
士林區 士林觀光夜市商圈 餐飲小吃、服飾為主
天母商圈 餐飲、手工創意商品、百貨
承德路中古汽車商圈 二手汽車買賣為主
大同區 朝陽服飾材料商圈 服飾配件、材料批發為主
迪化街商圈 南北貨、中藥、茶、布料產業
後站商圈 精品服飾、配件飾品批發零售為主
華陰街商圈 精品服飾、配件飾品批發零售
大龍峒商圈 中醫、茶莊及香鋪為主
臺北大橋頭延三商圈 夜市、餐飲小吃、機車業
寧夏夜市商圈 夜市、餐飲小吃為主
圓山商圈 餐飲小吃
至聖花博商圈 藝文、親子遊憩
內湖區 內湖737商圈 餐飲小吃為主
西湖商圈 餐飲店、小吃及咖啡店為主
信義區 吳興街商圈 傳統市場、餐飲店、醫療相關用品飲品
五分埔商圈 服飾批發為主
萬華區 艋舺商圈 餐飲小吃、服飾、青草店、佛具店
艋舺夜市商圈 夜市小吃為主
西門町商圈 青少年服飾、異國服飾、美容美髮、餐飲小吃、視聽影音為主
加蚋商圈 餐飲小吃
中正區 愛國東路婚紗商圈 婚紗攝影
沅陵街商圈 皮鞋、服飾為主
中華路影音商圈 影音電器為主
北門相機商圈 影音電器、攝影設備、餐飲
重慶南路書店商圈 補習業、餐飲小吃、文具、網路咖啡
南昌家具商圈 家具家飾業
大光華商圈 電腦、電腦周邊、數位相機及3C科技產品為主
臺大公館商圈 異國小吃、餐館、運動用品店、手機電訊及咖啡小店為主
南陽商圈 補習班、旅宿業、餐飲業、小吃
中山區 晴光商圈 餐飲小吃為主
四平陽光商圈 生活用品、精品服飾、餐飲小吃
中山北路婚紗商圈 國際時尚精品、婚紗店為主
條通商圈 會員制酒店、燒烤、居酒屋
大直商圈 購物中心、百貨量販、精品旅館、 棒球及高爾夫球練習場、餐飲小吃、日常生活相關
文山區 貓空商圈 觀光茶園、簡餐、山產、茶坊
萬芳商圈 醫療用品、連鎖餐飲、日常生活用品、傳統小吃坊
大安區 東區商圈 服飾、百貨、特色餐廳及連鎖餐飲店為主
永康商圈 特色餐飲、古董藝品及服飾為主
師大龍泉商圈 服飾配件、小吃攤販、特色咖啡店為主
文昌家具商圈 家具為主

資料來源:臺北市商業處

貳、商圈店家面臨的挑戰與困境

隨著時代商業多變樣貌演進,許許多多更有趣、更新奇的誘因讓顧客減少了逛特色商圈的動機。愈來愈多超大型百貨商城,提供全方位吃、喝、玩、樂一站式的場域,全天鎖住了顧客流動;或線上電商鋪天蓋地的廣宣促銷,讓許多只在線下店鋪銷售的特色商品,動動手指下單,就能直配上門,還有各式折扣或優惠積累,成為讓顧客少出門的好理由;甚至連最接地氣需到現地體驗五感演出才有感覺的餐飲商品,現在,要不直接在連鎖超市、超商購買,現場微波便可立即享用,或是透過授權央廚代工,冷凍包直接配送到家,讓顧客享受自煮料理的樂趣,佐以大型通路或電商對廣宣文案的情境塑造功力,顧客哪還想要出門,大費周章舟車勞頓去現場體驗享用,以阿里山馳名的奮起湖便當為例,在獨家授權的連鎖超商上架販售,雖然,央廚大量生產以微波覆熱方式的便當味道,與在奮起湖現地現做、現賣現吃的體驗相較,口味落差實在巨大,但造成奮起湖在地幾家便當專賣店的銷量下滑,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雖說各式樣貌都是商業活動,戲法人人會變,一旦變輸,或看膩了,顧客也跟著變心離場轉台,這是大部分商圈在這幾年面臨逐步失去集客力的窘境,且因人潮少,相對欲投入創新活絡的資源就更保守,在惡性相乘效應下,商圈逐步喪失集客力也是無可避免之憾事。

參、商圈傳統店家創新的方向

各商圈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底蘊,且過往也都累積一定的口碑能量,不管在產品、服務、行銷等方式,大部分有走過興旺時期,故,個體店家大部分是優良的。筆者建議從整體商圈的生態整合改變著手,才有較大機會活絡再現風華。

一、商圈商業行為呈現的特色,有類似連鎖經營之感,故連鎖加盟業經營型態是可借鏡的典範

連鎖系統其擁有各個不同主權且經營獨立的加盟業者,但都依附且遵循連鎖品牌的定位與相關規範,雖散布各地,但仍能讓不同區域的消費者,有統一認知進而登門消費。場景轉換就如,店家在同一個品牌(商圈)下,因應立地所在位置與物件格局不同(業態別),而有各自的風格呈現(業態互補)與營運操作(競合關係),要保有競爭又不與品牌精神(商圈特色)悖離,需透過商圈所屬獨特的元素萃取,再讓店鋪依自己的特色屬性崁進融入大商圈內,形成各顯神通(定位、商品、服務…)、各取所需(定價、行銷、顧客…)的錯位競合緊密關係,相關有賴商圈協會做深度整合,在圈內店鋪的營運呈現能符合商圈定位調性,導入類連鎖品牌操作手法,綜效才能聚焦,或有機會收共存共榮之效。

二、Mall商城的店中店生態管理亦是可借鏡的典範

在商城內的各種店鋪,從業種競合、業態競合、價格錯位、服務錯位、商品錯位,讓顧客整日逛下來,不讓有同質性過高之感,且樂趣新鮮感十足。其實,商圈亦可當成一種極具特色的扁平化Mall商城來經營,但是,商城的封閉特性與路徑規劃是有利於顧客做長時間停留體驗及多元消費,若商圈店鋪的巡禮路徑規劃,透過每季主題給予導遊指南,讓不同店家依據不同主題輪流權充主、配角,每巡禮幾站就給予驚喜小禮或優惠消費,相信,也能持續創造吸引力,且亦有很大的機會鎖住顧客做商圈內封閉體驗消費。

三、線上線下共同操作串連

目前不管是線下連鎖系統或線上大咖電商,都想盡辦法並無所不用其極的把會員封閉鎖鏈起來,在自行打造的生態圈消費,手法幾乎大同小異,只要先在生態圈內的A店消費或購買A商品,其金額的一定比率轉換成點數(折扣金),就可直接抵用下一次在B店或購買B商品的金額,而且線上商城與線下店鋪都可抵用,目前來看這樣的操作成效,是非常有效的,把每個商圈打磨成一個主題性,涵蓋吃喝育樂的一站式體驗封閉生態圈(透過銷售互抵策略達成閉鎖消費),其實是很有賣點的;而關鍵的操作串連技術,在使用共通的結帳平台與結算機制,這部分已有業界廠商支援。

四、商圈經營線上頻道化策略,以服飾或傢俱商圈為例

關注在線上商場的服飾人氣電商或購物台,幾乎都有一個共通特點,不管什麼衣服,經過適當的穿搭與得宜的背景,就能讓男的帥又得體…,女的美麗或端莊或俏麗…,小朋友像童話世界裡的小公主或小王子…,讓顧客自行植入轉換的想像空間,就有機會下單達成交易;在服飾商圈內的店家若能整合集結起來,不管款式的選擇、機能的多元性、價格的寬廣、配件的搭配…等,沒有一家線上業者的規模能比得上,若能善用頻道概念,在固定週期安排不同主題,由商圈內符合主題型態的店家提供搭配想法與服飾(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動機、不同消費力、不同場景…,各種不同的搭配組合,相信可創造出無數個展演主題),提供線上小單元演出秀,讓煩惱不知道如何穿搭的普羅大眾有一個穿著想法的依賴來源(現有知名時尚走秀頻道不會是普羅大眾的菜),那在有購買需求產生時,商圈其實會是一家一站式購足的好選擇。

傢俱賣得好的北歐家居連鎖,一個很大的關鍵,就是場景布置,許多顧客一邊逛賣場一邊想像自己家的樣子,場景氛圍對了,也就是交易的開始;一個家具商圈的店家,若能整合並善用科技將家具3D線上頻道化,針對各式家居的需求做模擬整合組裝呈現,讓消費者也能有「對了!這個組合就是我要的家的樣子。」,然後搭配生態圈串聯的扣抵金消費優惠,應該會有相當的競爭力與集客力,更是標準一站式購足的呈現(一般顧客購買大型家具很需要場景強化)。

肆、給予管理單位的建議

長期以來,商圈慣常以活動行銷造勢來引流集客,但現在的線上電商與線下商場,更有本事與更多資源來操作這一塊,故努力常只得事倍功半之效,本文以連鎖(線下結盟)+生態圈(互補共串)+頻道經營(線上引流)的現代交叉運用,來詮釋商圈的活化創新策略,希望能帶給商圈管理經營者新思維花火,激盪創出新路程。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