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stokksnes
  • one-way-street
  • straight-highway

名家觀點

:::
疫情催化看電商平台逆風而起
2020-09-15
疫情催化看電商平台逆風而起
新冠肺炎的衝擊下,不僅迫使傳統零售業需面臨轉型課題,亦加速網路電商競爭日趨白熱化,筆者建議業者在網路行銷重點包括Google搜尋店家設定與評價回饋、Facebook粉絲團經營與圖文操作、Youtube置入店家關鍵資訊等,以及透過市府協助店家進行數位轉型相關訓練等,藉此建立店家與消費者的互動性,提升在疫情過後的競爭力。
後疫情時代展望產業新趨勢
2020-09-15
後疫情時代展望產業新趨勢
文章標籤: 防疫經濟產業創新
新冠肺炎影響已然蔓延,不僅改變人類行為,亦對企業營運產生重大變革。然而面對後疫情時代有許多新興應用及商機群起而生,包括0接觸經濟、0國界製造、0距離創新、0負擔健康、0污染生態等,因此臺灣應該要超前部署,如布局防疫科技、強化智慧價值、科技服務業轉型升級,以及提升強韌產業生態等。
「食」尚新風潮  餐飲升級Up
2020-06-24
「食」尚新風潮 餐飲升級Up
文章標籤: 防疫經濟美食產業創新
近來全球飲食風潮朝向健康、融合、綠色餐飲、即食快速的型態轉變,以及新興科技帶動餐飲線上銷售及無人服務的另類商機。而臺北市為多元美食薈萃之地,面對外在環境的衝擊(如食安、新冠肺炎疫情等),需從餐飲的創新升級、資源整合、風格體驗甚至朝向國際化定位餐飲特色等方向調整,期提升臺北美食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開拓新「食」力 催生餐飲新創
2020-06-24
開拓新「食」力 催生餐飲新創
文章標籤: 防疫經濟美食創業
因應全球化浪潮與消費型態改變,餐飲業也產生許多變革如新興科技驅動外送商機、美食評鑑機制影響餐飲質變等,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使得業者積極思考從根本轉型創新的途徑,用大數據解析餐飲消費概況、拉抬餐飲服務水準,以及運用政府資源協助紓困等。
扎根「食」教育 餐飲社會責任做把關
2020-06-24
扎根「食」教育 餐飲社會責任做把關
文章標籤: 防疫經濟美食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餐飲業營業額,未來面對產業復甦振興,不僅需仰賴政府與業者共同努力,從餐飲社會責任、建立民眾消費信心、開拓轉型升級之道等,進行全面的檢視與輔導協助。另一方面,培養正確的飲食教育,傳遞飲食新知亦是防疫飲食的重要守則,期望透過飲食力量,守護健康。
數位科技顛覆體育賽事轉播與收視
2020-04-21
數位科技顛覆體育賽事轉播與收視
文章標籤: 5G影視音產業創新運動
競技運動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成為國際體育賽事的主要發展趨勢,包括同步視角、互動時間切片、360度VR實況轉播、全景視角等,為觀眾帶來全新的收視體驗。另一方面,從產製端,提供高解析度、接近零延遲的轉播服務,讓體育賽事轉播成為全媒體的時代,隨著OTT、VOD的蓬勃發展,加上5G、AR/VR推波助瀾下,數位內容產業匯流將驅動科技應用發展及經濟產值持續向上提升。
影視音娛樂新體驗 5G擘劃新藍圖
2020-04-21
影視音娛樂新體驗 5G擘劃新藍圖
文章標籤: 5G影視音產業創新
隨著5G時代即將邁入商轉階段,從2020跨年晚會、音樂獎異地共演、北流場館測試等,為近期臺灣5G娛樂產業應用探索試驗場揭開序幕,從B2C轉而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B2B2X」,如電競遊戲、網路直播平台等娛樂影音服務將產生跳躍性成長,未來需以創新娛樂產製思維帶動跨域整合技術服務,打造真正的5G影視音娛樂產業新經濟。
娛樂前哨站 OTT數位浪潮
2020-04-21
娛樂前哨站 OTT數位浪潮
文章標籤: 5G影視音產業創新
OTT的蓬勃發展,不僅吸引影視產業積極轉型,其複雜且多樣的多媒體使用型態,逐漸形成新的閱聽眾收視行為與習慣,形成新的OTT營運模式,國內外業者彼此競爭又合作的生態運作。面對當前OTT產業,建議從技術面持續發展影音娛樂科技與服務應用,產業輔導面需要政府做資源整合與資金挹注,法規面則從OTT納管的條件與方式訂定相關專法及適用性。
宜居好城市 共創設計培力
2019-12-12
宜居好城市 共創設計培力
文章標籤: 產業創新文創設計
「宜居」之深層內涵尚必須讓生活於該城市之民眾、承載之生態棲地能平衡共生共榮,在生活、生態與生產(就業、工作、產業)之間的相容性,則須有更深刻之人文關懷與制度設計。而「共創設計」並非只在同一個大空間一起做設計,而是透過凝聚共識,以共同之願景、目標透過不同機制與路徑而開創出新的生命力,並進一步從紮根鄉土教育、鏈結全球相似基點,激發跨文化之交流,履行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在地化實踐等或許是可行的建議做法。
IP經濟學 跨域授權新商機
2019-12-12
IP經濟學 跨域授權新商機
文章標籤: 產業創新文創設計
透過無形智慧財產之授權,如出版、商品化、改編、發行等,讓IP被跨領域應用、發揮商業價值,進而轉換為有形財產的方式,為IP領域內最主要的商業模式。然而國際IP授權市場競爭激烈,臺灣在此最大的優勢為圖像內容最貼近生活、省去海內外代理商層層溝通與審核、彈性與附加價值高,若能進一步整合大型跨域資源投入,或許可讓授權產業鏈更具完備成熟。
共 17 頁  / 166 筆,  每頁顯示- , 移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