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疫情影響全球各產業,旅遊業是一個國家服務業的總合,舉凡運輸、生活經濟,影響層面甚為廣泛。然而,先前隨著疫情狀況逐漸趨緩,臺灣各界大規模鬆綁防疫措施,但國境不鬆綁,衛福部長陳時中甚至直言,國際旅遊屬於比較後面的順序。短期內的政策與資源,將傾注國內旅遊市場,這個破天荒的衝擊,是否可能成為臺灣旅遊業重整腳步的契機?
臺灣品牌需經營,讓國人愛上臺灣
國人愛出國,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蒐集歷年旅客入出境臺灣之統計資料,2019年來臺旅客約1,186萬人次,國人出國達1,710萬人次,出境人數比入境多,而且屢創新高,連帶推升海外旅遊消費支出,去年更來到8,175億元的歷年新高,成長1.21%,近6年增近62%。旅遊產業在出境旅遊完全「傾斜」,而旅行社經營國旅或入境旅遊業務,占比僅約5%。
是時候該改變旅遊市場的結構。內需市場也是重要經濟活動,為何不把這1,710萬人的可能性經營好?
先前陳部長走訪各地方,帶動一波新聞討論,然後呢?政府有沒有長遠且全面的旅遊政策?
前亞都麗緻董事長嚴長壽眼見目前的國旅熱,甚至憂心忡忡:若觀念不對,反變成災難!旅遊產業的競爭對象是全世界,除了短期利益,還需要長期定位。後疫情時期,我們能做的第一件事,必須把臺灣當成一個品牌來經營,先讓國人愛上國旅,未來解封後,再讓全世界愛上臺灣。
怎麼做?從問題的源頭開始!
為什麼國人寧願飛出國?臺灣的國內旅遊究竟好不好玩?真的不好玩嗎?還是,其實可以大聲說:「不對,大家都錯了!臺灣有很多很棒的地方,只是我們沒看見!」
觀光成為生活風格展現,才是臺灣國旅的內涵
長期以來,為人詬病的臺灣觀光旅遊,因入境團客多為購物團,行程多採一次性消費、一次性踩點行程為主,來匆匆去匆匆、只剩拍照打卡;國旅市場,則因為個人支出成本相對高,再加上遊客被商家剝削的消費糾紛層出不窮,「觀光地區特別貴」的刻板印象,一直是撕不掉的標籤,再加上對優質國旅資訊的理解不足,最後只能無奈「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疫情結束後大家還是要飛出國。
旅人來到中臺灣的一中商圈只能逛街、血拼、吃小吃嗎?我們可以選擇不一樣的旅遊方式,透過深度導覽與文化體驗的「精緻旅遊」,就會知道在一中街除了夜市,甚至周遭還有大正年間的仿歐式建築,像是台中放送局,透過深度導覽的方式讓民眾更瞭解一中街商圈。當「玩臺灣」不再只是走馬看花,開始有記憶點,「心」的連結也將不同。
臺灣過去的觀光發展呈現野蠻生長,來臺客群多為陸客,過度單一投資,常見同質化高、廉價的行程,隨陸客減少也讓觀光出現削價競爭、殺雞取卵,觀光服務水準無法提升,使得具高消費力的國人,寧可選擇出國旅遊。
觀光是國力的象徵,國旅則是觀光業的基礎,惟有提升國旅的質與量,才能進一步吸引外國觀光客,如今因疫情讓國人留在國內旅遊,必須趁此機會推動「精緻旅遊」,才能於疫情過後,讓國人仍願意支持國旅。
觀光產業優質化的關鍵在穩定客源,不一定要多,需要摒除傳統團客思維,走精緻與深度路線,透過差異化定價才有差異化內容,擺脫廉價國旅宿命,這也是大家現在對臺灣旅遊環境的期望與共識,改掉千篇一律、同質化的景點與遊程。
國旅升級轉型目的就在有文化深度、生活體驗而且有品質,應該要是各地生活的體驗,讓觀光成為生活風格展現,才是臺灣國旅的內涵。
目前國發會所推動的「地方創生政策」、農委會輔導青年返鄉從農,而經濟部、文化部、原民會、客委會、國發會等,也都有類似輔導青年創業政策,我們一直希望鼓勵部落青年留在原鄉,留在當地需要就業,最好的模式就是跟觀光的DMO(Destination Marketing Organization,目的地行銷暨管理組織)結合,目前關鍵就在沒有「產業化」!
青年可以透過熱情來號召返鄉,但若要永續發展、就必須產業化,唯一可能的就是結合觀光產業,否則就只能一直倚賴政府補助,無法永續。
產業化不代表要大規模做,而是透過各部會特色型計畫,以及強化DMO組織,以旅遊目的地為中心,以地方特色為核心,設計完整的旅遊體驗,才能突顯臺灣旅遊深度,而不是走一種重複、複製的模式。
當遊程有特色、差別性、客製化時,才能讓大家有不同的體驗。且惟有透過「少量多樣」,才能改善現在國旅廉價複製老街、景點、服務,否則同質化讓國旅沒特色,也留不住旅客。
觀光是國力的展現,跨部會需整合
從各部會的既有政策來看,應以觀光產業化作為最終目標,以目標為導向進行跨部會的整合,再透過旅行社、DMO組織,利用系統性的資訊,整合出較好的遊程規劃,再將旅客導流到這些地方,不見得要衝一個點的量大,而是透過「少量多樣」遊程串連產生,堆積起來。比如:林邊體驗一夜干手作、體驗青農鳳梨田、地方文化導覽、最後串連成體驗遊程。
近幾年前往跨洲別,如歐洲、亞洲一網打盡多國跳點的旅遊方式將減緩,單一國家的深度旅遊成為接下來產品規劃的重點。
民眾需要信賴的旅遊,客製化的需求,小眾、遠離人群、排除既有大眾化遊程的旅遊,將是疫情後的旅人喜歡的旅遊方式。
「體驗」是旅遊中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品質外,如何與家人朋友透過體驗文化、互動、內容,一同創造的記憶點,將成為旅遊產品獲勝關鍵。
因為疫情,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人類重新定義旅遊的意義,具有”inspiration”啟發性質意義的遊程體驗,或許是旅行中更重要的價值。
疫情提醒著人類,愛護地球,永續旅遊將不再是口號,擁抱大自然的產品、關懷這個社會,讓地球更好,這類型的產品,預計銷售量將提高。
臺灣很特別,你可以在巷口聞到擂茶香,聽老人家訴說祖靈傳說,吃道地的眷村菜,想起小時候在廟口看過的布袋戲口白。
臺灣很美,細涓河水流過山谷,靜靜流著,滋潤這片土地。翠綠稻田輕柔的映出風的形狀,低舞回應人們豐收的期望,到每一個地方看似征服,其實是被馴服,每一次,多認識一點,就多愛這片土地一點。
臺灣這次如果不好好轉型,就錯失與世界接軌的機會
但後防疫時代,臺灣的出境旅遊市場超過8,000億的產值,有辦法都留在臺灣嗎?臺灣的觀光軟硬體,真的準備迎戰未來的旅遊趨勢了嗎?還是當世界又恢復正常運作後,大家又開始把旅遊的預算帶往國外?
產業界常在講灰犀牛、黑天鵝,灰犀牛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你能看見它在遠處,卻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來,一定會讓你猝不及防。不要浪費已經發生的危機,在防疫期間臺灣的努力成功讓世界看見,我們旅遊產業界也要鞭策自己,成功的讓世界看見我們,藉著旅遊讓世界愛上我們。
「在疫情之下,從防疫、紓困一直到振興,市場被迫面臨重新洗牌;目前國境嚴管,國內鬆綁,因此需要透過國旅來帶動整體產業,相關的觀光旅遊業勢必也要做轉型。」 ~交通部林佳龍部長
在旅遊業界有各種討論,全球疫情仍不穩定,要觀光產業復甦,國內外多份權威產業報告指出至少要2~3年,除了政府持續紓困,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政府或許可以從幾方面著手:
- 共建旅遊信任圈:跟零確診的鄰近國家,討論出防疫的準則,建立旅遊信任圈,訂出防疫標準,讓旅遊相關業者跟上,好比觀光大國泰國已經設立「驚艷泰國安全與健康管理令程序 SHA認證」。
- 協助業者完成數位轉型:轉型不僅是教育訓練,而是補助支持願意投入數位人才的業者,甚至設置顧問,輔導業者擬定數位轉型策略及階段性任務,讓傳統旅行社有足夠能量迎接數位時代。
- 留住旅遊產業優秀人才:建立觀光人才資料庫,幫助資遣員工找到新工作。另外,也讓仍需要人才的業者,可以直接媒合,避免好的人才離開觀光產業。
- 策略性補助:參考去年繳稅總額及國際客接待的能量,評估補助等級,税繳得多,政府應該更補助的合情合理!
面對疫情業者也是困難重重,要成功存活真的沒那麼簡單,但或許可以這樣做:
- 策略合作:服務國人出境旅遊的outbound業者,可以與inbound業者合作,一方有客戶名單,一方有臺灣產品,雙方合作共享利潤,甚至也可以跟旅遊電商平台拿貨一起分銷相關產品。
- 整合資源:現在是整合的好時機,在這次的疫情長跑賽,有經驗的運動員(傳統業者),因為沒有足夠的營養補充(更新改造,設計符合市場的產品及服務),這時年輕運動員(如新創旅行社,旅遊電商)及老運動員得互相合作,相信可以創造更多的藍海市場。
在後疫情期間,也是臺灣提升自己的軟硬體能量最好的時候,提高競爭力,臺人出國一年花8,000億,只要有一成約800億留在臺灣消費,對國旅就是一大活水,旅遊市場競爭對手是全世界,我們要趁現在努力,給遊客留在臺灣觀光的理由。臺灣這次如果不好好轉型,就錯失與世界接軌的機會。
趁疫情期間,提升自己,打造讓一千萬人來3次的島嶼
旅遊產業界要數位轉型,以效率為目標轉型、以降低成本為目標轉型不是唯一目標,必須以顧客為核心來進行轉型目標,提供顧客更好的體驗,對政府來說,應該用鼓勵、激勵方式讓業者競爭,因此筆者建議可以朝幾個方向去努力。
- 鼓勵各產品供應商的即時預定,API規格化串聯:為提升服務流程跟水準公平性,像是花蓮賞鯨船,滿15人開船,所有作業都是紙上作業,保險、預定、來回確認等,瑣碎項目相當耗時耗神,如果可以做到線上確認訂單,完成即時預定。幾家相似行程的旅行社,可以快速併團。對顧客來說,更快可以確認訂單,對業者來講,是提升效率。對政府來講,可以扶植供應商,也可以蒐集完整的旅客資訊。
- 海外行銷面:以戰養戰,Airbnb 宣布推出線上達人體驗,運用創新方式鼓勵人們持續建立連結、體驗雲端旅行及幫助體驗達人賺取收入,像是與日本僧侶一同冥想、線上看車諾比的狗狗、與摩洛哥家庭一起烹飪等,設定獎勵辦法,打造地方特色,就會有臺灣海裡的風景、牛的養老院的一天,跟著布農族去打獵,也趁現在做海外行銷。
- 電子票券推廣:無現金支付與電子票證的結合,對於旅客其實方便很多,手機按幾下,就完成購票,入場也憑掃碼嗶一聲即快速通關,景點或場館即可有效縮短作業流程、減少大排長龍,相對人力資源可以更精省或投入更貼心優質服務。
臺北市是臺灣的首都,更是臺灣的領頭羊,只要來到臺灣的國際旅客,一定會到臺北市,如何在有限的場域當中打造更多不一樣的體驗,創造更多的感動跟回憶,讓臺北市成為最友善的城市,用各種玩法來體驗這座迷人之都,趁疫情期間,提升自己,讓臺北成為亞洲必遊之都。讓臺北帶著臺灣前進,一起努力不要成為讓三千萬人只來一次的島嶼,而是打造讓一千萬人來3次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