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北藝中心現新象 場域革命啟動蛻變能量
本文簡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創設與啟用歷程,並就相關新場域開展後,除串接相關培訓計畫、專業課程與國際交流案例等領域,試以探討相關經驗累積的策略模式。
建築設計理念源自於士林夜市的鴛鴦麻辣鍋,並兼具多元功能性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簡稱北藝中心),於2022年3月試營運,同年8月正式營運,不僅推出當代劇場、現代舞、音樂劇、兒童劇及偶戲等不同類型演出,結合藝術社群跨域交流,匯聚更多資源,讓每位藝術家的才華獲得發揮,展現新場館多元而豐沛的能量。
從新場域到合作培訓計畫 完善藝術能量
2021年獲CNN評選為全球最具變革性的8個建築之一,以及時代雜誌擇選入全球最佳百大景點的北藝中心,位處臺北市捷運劍潭站3分鐘內距離,因其金屬光澤的巨球外型,不僅使地貌帶來新展望與視覺衝擊,也讓市井與劇場文化碰撞出令人期待的新火花。
籌備3年後啟用的北藝中心,籌備期間策劃發起以藝術家導向接軌產業界的「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目的為建立全新的亞太地區網絡平台,透過相近領域鏈結與共享資源,以「藝術家跨國發展創作」為訴求,維繫各地年輕藝術家例行的交流機會。亞當計畫以「讓亞洲發現亞洲」(Asia Discovers Asia)為核心理念,以創作者為核心,並與亞太場館、藝術節及策展人等攜手,投注共製和巡演資源,並期許年會未來能在不同夥伴城市舉行,經由長期穩健發展的策略聯盟下,成為亞太地區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網絡。
國際交流部分,北藝中心於開幕季與長期合作的澳洲夥伴機構再次合作舉辦「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Biennial Live Event in the Everyday Digital)。該雙年展為墨爾本藝術之家(Arts House)及雪梨坎貝爾敦藝術中心(Campbelltown Arts Centre)發起的跨領域藝術節。2020年在疫情與封城等衝擊下,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深入探究有關網路與數位文化,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處境,並以線上展演的模式,討論「上線」的現場性與感官經驗。
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係經由北藝中心及臺北當代藝術館加入並共同策劃,共造不同機構國際合作的典範模式,以為期一個月來自臺灣與澳洲藝術家經由線上與線下的展覽、放映、表演與論壇等,探索當今人們的社會實踐如何撩撥、流動於虛擬與實體等關係之間的各種界線與身體行動。BLEED 2022除展現國際交流的新章節,亦是未來臺灣與澳洲跨機構合作值得借鏡的實驗模式。
此外,引入馬戲內容訓練的「馬戲棚計畫」至今已辦理兩屆,延續北藝中心啟用後的嶄新能量,為臺灣的馬戲表演者提供除了專業技能外的內容創作訓練,經由串連各地場館的「創意熟成平台」,提供創作者歷經時間磨練,持續精進作品以趨成熟。
北藝中心不僅為表演藝術領域帶來新的場館,也成為培育新生代藝術家的關鍵培養皿。透過相關計畫的導入,讓藝術領域創作者除掌握靈感,也能在合適的場域及適時的資源支應下,讓更多創作者擁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累積多元創作能量,建立相關領域專才資料庫,綜整不同領域資源的產業生態系。
三大劇場及通道 延伸推進臨場感體驗
北藝中心曾為士林臨時市場舊址,如今搖身一變為內部配備3個獨立運作的表演場館,為表演藝術領域解套長久以來缺乏容納1,500席及800席中型場地的問題。建築本體包含一座1,500席的劇院、800席的球形鏡框式(官方名稱為實驗劇場「藍盒子」),以及800席多形式中型劇場(官方名稱為「球劇場」),最大特色為三座劇場平時可獨立運作,並可因應不同表演需求使大劇院與藍盒子連通,成為容納2,300席的「超級大劇場」,是臺灣首座巨型劇院。在球劇場的部分,場地設計從首排到最後一排的座位,幾乎皆能清楚看到舞台上表演者的細緻神情;對於表演團隊而言,在演出形式的呈現,以及售票行銷的考量上,相對適切且無壓力。
以「打開可能、成為可能」做為場館重要價值,隨著位於巨球下方的捷運連通道正式啟用後,設計概念延伸北藝中心的空間,並以「寬面出口」的配置,讓民眾搭乘電扶梯時巨球建築如現眼前,感受視覺震撼。設計場館之建築師Rem Koolhaas早年曾以「Social Condenser」(微型社會凝聚器)說明其建築特色,而北藝中心亦承載使命,不僅身為藝術基地,也與都會、文化政治及族群的現狀密切相關,帶動周邊區域的生活地貌與庶民生活,加上周遭車站人潮及商圈人流,交匯至此,濃縮城市活力。北藝中心以一系列開幕季活動,啟動臺北市藝文空間與場館的連動性,跨出對傳統場館的想像規劃相關展覽與演出,開創「open for all」的無限可能性,不僅打開不同空間場館的想像,也為未來更多創意提供發展可能性。
從文創基地火車頭 放眼「亞洲戲劇共同製作中心」的營運展望
在北藝中心場館正式落成後,回顧籌備歷程縱使未有場館,團隊亦已也投入深厚心力培育人才,並以訓練「音樂劇」相關專才為目標,以演員班、詞曲創作班及導演班等,透過盤點音樂劇關鍵元素的整合,不光是訓練演員、講好故事或者兼顧經營場館盈虧,透過紮實的培訓計畫等,以成為戲劇營運平台為目標,或許能對臺灣整體戲劇界的現況提供更進一步的助益。
除此以外,北藝中心營運策略也以可提供「中型空間」約500~800人的場域規格優勢,希望吸引更多小品的戲劇製作。北藝中心執行長王孟超曾指出,全世界80%的重要演出都在中型劇場中舉辦,但臺灣過往卻缺少適合的場地,而北藝中心正好補足了這部分。透過小表演團隊在中型空間,實踐「重複商演長銷劇」的模式,並可活用中心內部5間挑高8米的排練場,擴大觀眾來源。若此模式可取得初步成果,未來可望落實「一法人多場館」的目標,未來以場館為中心的營運經驗將能持續複製,讓場館、空間與相關計畫能延伸服務更多領域的創作者。
文化局專案補助助攻 擴充臺北表演藝術能量
緣起於配合北藝中心興建營運計畫,並為同步厚植表演藝術團隊能量,培育劇場人才,帶動藝文欣賞與跨領域創作風氣,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自2013年起依據「臺北市藝文補助暨獎勵自治條例」,推動辦理「臺北市表演藝術專案補助計畫」。專案補助計畫分為劇場策展人才培育計畫,以及長銷式節目演出扶植計畫2個申請項目。
劇場策展人才培育計畫的申請資格,必須設籍臺北市之個人或團體,執行期程至少3個月;長銷式節目演出扶植計畫則限團體申請,執行地點一樣需在臺北市。長銷式節目定義連續演出至少3週,每週至少4場次,總演出場次不得少於12場,且總席次不得少於3,600席之售票性劇場演出,並應於申請時同時提交市場開發計畫與票務策略。
此外,延續2020年以「防疫確實、紓困及時、振興適時」原則,2021年延續多項行政放寬及減免租方案,推出【藝文紓困三二一Plus2】方案,Plus1助攻疫情下的藝文團隊數位轉型進程;Plus2則針對「疫情時代下的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鼓勵疫情下的人們不忘創作,經由透過具體的藝術作品展現疫後時代新思維。
「因應疫情期間藝文專案補助計畫」部分,可申請項目包含演出/映演、展覽、研習推廣、研習進修、研討會或其他之執行計畫,以及以數位串流、市民或網路社群參與互動等新型態方式呈現之藝文相關計畫為優先補助,在疫情期間協助藝文工作者維持創作能量,提振疫後藝文界復甦力道。
透過助攻藝術推廣、在地連結、人才培育與國際連結為方向,北藝中心帶動的場域革命除提供藝術呈現的展演空間,亦透過新表演藝術基地的創設吸引藝術界的目光,以凝聚臺灣及國際藝術的創意能量為發展目標。
長遠而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落地至今不僅成為臺北人共同乘載的景觀記憶,亦提供獨特的創意觀點。未來,當北藝中心領銜策劃的「亞當計畫」及「飛行船線上創藝計畫」等逐步開枝散葉,不僅可有效對外展現過往蓄積的能量,亦可透過更多表演藝術創作的跨域串聯,展現臺北市在地文化資產的嶄新動能,讓北藝中心成為本地藝術發展重要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