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1
臺北秋葉原之未來與挑戰
光華商場一直是臺灣3C電子產品與零組件商場的最佳代名詞,從最初光華陸橋下兩坪大二手書攤的市集發展為全國甚至是全世界極具知名度的3C電子產品與零組件商場,商場的發展脈絡猶如臺灣資訊通訊產業歷史的縮影。如今,光華商圈遭遇的瓶頸包括:網路科技大幅改變3C實體購物行為與業態、商圈特色形象凝聚無法跟上環境發展趨勢,以及商品經營重疊性高等三大問題。未來建議以豐富的人文內涵打造別具意義的特色商圈、透過軟硬整合打造尖端科技創造更多附加價值、互動體驗與展示新天地。相信臺灣資訊園區一、二期之開發著實有機會彼此互補且共生共榮,扮演串起臺灣資訊產業黃金廊帶的使命,創造人民有感且樂活的生活環境。
作者簡介:林蔚君、王可言、詹雅慧、林庭瑜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前瞻科技研究所所長、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副執行長、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組長、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工程師
光華商場一直是臺灣3C電子產品與零組件商場的最佳代名詞,歷經兩次喬遷,從最初光華陸橋下兩坪大二手書攤的市集發展為全國甚至是全世界極具知名度的3C電子產品與零組件商場,商場的發展脈絡猶如臺灣資通訊產業歷史的縮影,具代表與歷史意義。而就在今年年底,由鴻海集團承包的第二期資訊園區興建工程即將完工開幕,這棟占地2,686坪,地下六層、地上12層樓的前衛多媒體建築,除了規劃有七層樓的大型商城,更涵蓋科技示範、文創展演與創新育成等多元化元素,預期可帶來潛在的就業機會與龐大的周邊衍生商機。
雖然第二期的園區開發將帶來相當程度的產業效益,但承載了傳統商場業務與文化的第一期商場,則將面臨新商場強勢整合上下游電子產品以及品牌行銷的策略所帶來的挑戰,更須面對商品重疊性過高,市場區隔以及定位與差異化特色不明確等不確定因素。究竟既有光華商場將如攤商所期待的因大型建設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進而蓬勃發展?還是會因同質的競爭而式微沒落,淹沒於市場變革的洪流之中?政府或業者又該如何面對以及控管可能的風險?相關議題實不容忽視。於第二期計畫發展方興未艾之際,如何事先做好全面性的衝擊與風險評估,透過特色互補與優勢加成,進而擬定一、二期園區市場區隔與互利共生策略,成功打造臺北秋葉原榮景,將是本篇聚焦之核心議題。
光華商場的歷史沿革
陸橋下的舊書攤,轉型為電子零件集散榮景
1973政府在光華陸橋下設置了五百坪大的「光華商場」,這正是臺北居民歷史記憶中第一代的光華商場,也是臺北市最早興起的公有商場之一。早期光華商場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安頓因都市更新計畫而遷移的牯嶺街舊書攤以及八德路上的違建商家,部分在地骨董商也因為光華商場低廉的租金而轉移陣地,一時之間,光華商場成了書籍與古董等商品二手交易的熱鬧集散地,成為市民平日消遣的重要場所,更是許多學子與當代智識分子的流連新知的寶庫。1980年代後,中美斷交駐臺美軍撤防留下了許多電子零件流入商場,加上臺灣資訊產業進入萌芽階段,以及附近臺北工專(今日臺北科技大學)學生對電子材料的購買需求等因素,促使商場內電子零組件的交易蓬勃發展,「光華商場」逐漸變為臺灣電子零件市場的代名詞。
舊商場正式拆除,臨時鐵皮屋不減商圈文化
2000年後,臺北市鐵路地下化工程完成,光華陸橋的存在已不具交通的必要性,加上陸橋結構耐震力以及鏽蝕問題因素,光華陸橋與商場的存廢議題屆時浮上檯面。2006年1月歷經30多年繁華的第一代光華商場正式走入歷史;而原光華商場內的商家,暫時遷移到位於金山北路與市民大道交叉口的臨時鐵皮攤棚,新的光華商場完工前,由鐵皮屋群所組成的臨時商場營運了兩年半,雖然設施稍嫌簡陋但並不減光華商場在國人心目中「電子產品與零組件首選商城」的地位,絡繹不絕的電子產品選購人潮,襯托出臺北市中心獨有的文化地景。
新天地的興起,臺北資訊園區串起黃金科技走廊
2008年7月臺北資訊園區第一期開發計畫正式完工,新大樓「光華數位新天地」落成開幕,光華商場正式演變為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大型複合式電子商城。光華商場發展歷史可謂臺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縮影,更是臺灣人民重要的回憶交集之一。在臺北市政府的遠景規劃中將透過第二、三期的開發,串聯基隆河岸的內湖科技園區及南港軟體園區,發揮產業群聚綜效,構築「臺北科技走廊」,打造臺北最繁榮,最具科技、人文色彩的黃金廊帶,建設資訊消費產業群聚的國際地標。臺北資訊園區第二期開發計畫以「臺北秋葉原」願景斥資新臺幣48億元建設規劃以影像文化平臺為定位,跳脫傳統模式,結合人文、藝術與科技精神,無論是建築外觀、內部軟硬體規劃、甚至智慧停車場與大型媒體外牆的規劃,均試圖表現臺北的創新與科技實力。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