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新興世界城市新格局 聚焦北市發展實力
外商房仲公司仲量聯行(JLL)於2015年11公布「全球城市新格局」(Glob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 New World of Cities)報告,臺北市於新興世界城市中排名第5,與吉隆坡、伊斯坦堡等新興城市並列,已經進入全球化的重要週期,不僅是通往全球各主要市場的重要門戶,更具備關鍵決策功能。其中臺北市受惠於特殊的戰略位置與動態的勞動力市場,高投資表現與讓人印象深刻的基礎建設,都是發展高規模城市的重要支撐力。從三大主要指標來看,臺北市在公共基礎建設排名獲得第1名、高等教育水平排名第2名、創新研發能力排名第7名,被評選為「高競爭力城市」。
「全球城市新格局」(Glob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 New World of Cities),2015年11月。隨著都市全球化效應的影響下,城市彼此競爭的新時代早已來臨,許多城市比起以往更積極朝向”全球化”(go global),藉由走出國家疆界、走出洲際範圍,以個體方式與其他競爭者一較高下。隨著城市日益專注於特定的利基市場,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商機與環境的地理界限,深入了解城市的型態才能真正掌握城市條件、資產和機會。外商房仲公司仲量聯行(JLL)於2015年11月所公布的「全球城市新格局」(Glob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The New World of Cities)報告,即針對全球660個城市,依據「跨國企業及海外投資吸引力」、「公共軟硬體建設及科技創新力」、「城市國際形象暨生活品質」等三大指標,將各城市歸類為三大型態,
分述如下:
型態一「先進世界城市」(Established World Cities):憑藉高度集中的企業、資本與人才,展現深度全球化與競爭力。
型態二「新興世界城市」(Emerging World Cities):擁有商業與政治資本的中大型新興經濟體,是通往國際企業、貿易與投資的門戶。
型態三「新世界城市」(New World Cities):擁有良好基礎設施與宜居能力的中小型城市,刻意深耕於特定的全球市場。
圖1 全球城市新格局三大型態與代表城市 The New World Order of Cities / 資料來源:The Business of Cities, JLL, 2015。
第一種型態的「先進世界城市」,具備高度全球化與強大競爭能力,世界最頂尖的企業、資本與人才均匯聚於此,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這幾個傳統上所謂的”超級城市”,堪稱本類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而香港與新加坡也憑藉雄厚的金融中心實力與政府治理效能,競爭優勢與上述城市不相上下。光是這六大城市的商業地產直接投資金額總和,就超過全球總額的五分之一,吸引包含主權財富基金、高淨值客戶與機構的爭相湧入。然而為了保持競爭優勢,這些城市將需要執行大膽的城市改造計劃以支持轉向新模式經濟活動,以確保土地的高效循環利用,例如雄心勃勃的「大巴黎都市計畫」(Grand Paris),這個堪稱法國史上最複雜的城市改革計畫,將在2023年以十大巨型公共工程,打造出一個顛覆所有人想像的全新花都。由此可知,城市的負荷能力將成為先進世界城市所面臨的主要課題,為了因應城市擴張創新經濟、合理的物價變動與靈活的商業空間需求,顯見未來將對倫敦、紐約、香港等這些先進城市帶來重大的挑戰課題。
第二種型態的「新興世界城市」,亦持續融入全球經濟體,依據城市發展指標又可細分為五大類別(圖1),分別是標竿城市(Nearly Emerged)、高競爭力城市(Competitive Megacities)、高質量城市(Agile Higher-Quality Emerging)、高潛力城市(High Potential/Weakly Governed)與滯後城市(Lagging Megacities)。臺北市被分類為受到高度關注的高競爭力城市,與伊斯坦堡、吉隆坡被列為該類型的代表城市之一;報告同時亦指出,該類型當中有8~10個新興城市(包含臺北市),已經進入國際化的關鍵週期(key cycle),不僅是通往全球各主要市場的重要門戶,更具備關鍵決策功能的戰略地位,在投資表現上也透過大型基礎建設項目來吸引外國資金湧入,其中臺北市受惠於特殊的戰略位置與動態的勞動力市場,憑藉高投資表現與讓人印象深刻的基礎建設,有助於作為朝向發展先進世界城市的重要支撐力。
進一步從三大主要指標來看,在「跨國企業及海外投資吸引力」方面,臺北市與上海、深圳因為具備金融部門的發展與專業能力的良好聲譽,不但縮短與傳統金融樞紐城市的距離,更加深海外投資吸金度。而「公共軟硬體建設及科技創新力」的優異表現則展現在基礎建設(Physical infrastructure)與政府體制效能(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這兩個面向上,根據EIU「關鍵熱點—全球城市爭力評比報告」(EIU `s Hot Spots),臺北市在120個城市中分別排名第25名與第28名,雙雙獲得新興世界城市中排名第一的城市,此份報告特別指出,臺北市擁有果斷與持久的領導結構,在新興城市中是少數能擠進EIU城市排名報告前50名位置的代表城市之一。此外,新興城市要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有一席之地,取決於新創發展和吸引人才的能力,尤其是創新和專業技術最為重要,投入資源發展高等教育,以培育更優秀的專業人才,是所有城市共同努力的方向。近年受到高度關注的評比面向—城市創新研發能力,本報告比較了4個創新能力調查,臺北市排名第7,領先吉隆坡、伊斯坦堡。從代表城市水平的高等教育排名上,臺北市則僅次於北京,位居第2名,超越上海、吉隆坡、曼谷等亞洲重要城市。最後,在「城市國際形象暨生活品質」方面,透過表1綜合呈現出臺北市在各領域的卓越競爭力,仲量聯行將代表城市競爭力的7項全球指標性調查報告進行交叉比對,包含EIU的關鍵熱點報告(Hot Spots)、AT Kearney的世界都市指數(Global Cities Index)、Long Finance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調查(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森紀念基金會的全球城市綜合力指數(Global Power City Index)等,臺北市在30個新興世界城市中排名高居第5名,與上海、北京、杜拜、伊斯坦堡同為跨國企業深耕亞太市場的重要門戶,突顯臺北市的都市發展兼顧了經濟實力、基礎建設、創新能力、生活環境等重要面向。
表1 新興世界城市綜合排名
Emerging World Cities in leading indices
總排名 Rank
|
城市 City
|
關鍵熱點報告 EIU Hot Spots
|
世界級城市名册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
世界都市指數 AT Kearney Global Cities Index
|
城市運動指數 IESE Cities in motion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調查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
城市機會報告 PwC Cities of Opportunity
|
全球城市綜合力指數 Mori Global Power City Index
|
平均百分位
|
評量城市總數 No. of Cities
|
120
|
307
|
84
|
148
|
82
|
30
|
40
|
1
|
上海 Shanghai
|
43
|
6
|
18
|
83
|
16
|
20
|
15
|
34%
|
2
|
北京 Beijing
|
39
|
8
|
8
|
99
|
29
|
19
|
14
|
35%
|
3
|
杜拜 Dubai
|
40
|
10
|
27
|
30
|
23
|
16
|
-
|
39%
|
4
|
伊斯坦堡 Istanbul
|
74
|
29
|
28
|
82
|
44
|
25
|
21
|
50%
|
5
|
臺北市 Taipei
|
37
|
41
|
40
|
74
|
25
|
-
|
33
|
51%
|
6
|
吉隆坡 Kuala Lumpur
|
45
|
22
|
53
|
88
|
38
|
17
|
34
|
51%
|
7
|
莫斯科 Moscow
|
58
|
14
|
17
|
90
|
75
|
21
|
35
|
55%
|
8
|
聖保羅 Sao Paulo
|
62
|
15
|
34
|
102
|
43
|
26
|
38
|
57%
|
9
|
曼谷 Bangkok
|
61
|
38
|
42
|
84
|
50
|
-
|
29
|
58%
|
10
|
墨西哥 Mexico City
|
71
|
20
|
35
|
95
|
56
|
22
|
37
|
58%
|
資料來源: The Business of Cities, 2015; EIU, 2012; GaWC, 2013; AT Kearney, 2014; IESE, 2014; Z/Yen, 2015; PwC, 2014; Mori Memorial Foundation, 2014。
|
第三種城市型態則是專注於利基市場的「新世界城市」,這類型城市通常擁有良好基礎建設與宜居性的中小型城市,展現了高效節能與智能的建築應用。布里斯本、墨爾本和波士頓都是典型的代表,雖然具備了高科技研發與創新能力,卻專注且刻意的經營特定領域的全球市場,其他如巴塞隆納、柏林、邁阿密和開普敦分別發展成為全球文化、娛樂和旅遊中心。
隨著都市全球化的時代來臨,新興世界城市的崛起,城市間的激烈競爭也將動搖先進世界城市的領導地位,建議城市治理者須加速投資市場的透明度,不僅有助於吸引新的資金投入,亦可提升企業的經營環境與市民的生活質量。未來,被列為高競爭力新興城市的臺北市,在發展成為先進世界城市的過程中,除了站穩利基點外,應積極投資於基礎設施的完備、拓展更多元的財務來源,以提升投資市場的透明度及流通性,才能持續吸引外資投入國內市場;另一方面,還須強化環境面吸引全球頂尖人才,以填補技術人才斷層,最後不忘創造環保及永續的城市空間以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