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7
全球最佳旅遊城市 亮點在臺北
根據萬事達卡國際組織MasterCard Worldwide2017年9月最新公布的「全球最佳旅遊城市報告」(2017 Mastercard Global Destination Cities Index)顯示,臺北市持續穩住全球第15名、亞洲第7名的位置,預估2017年國際觀光客人數將超過775萬人次;是自2011年來連續6年獲選為全球前20強。從2017年預估成長率的排名來看,臺北市國際旅客人次成長率為5.5%,排全球第6名;國際旅客消費金額則有6.9%的強勁潛力,可望在2017年衝破100億美元門檻,為臺北市挹注強大經濟成長能量。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MasterCard Worldwide連續第8年針對全球132個重要城市,進行國際過境旅客人次和消費金額的調查分析,深入探究城市做為旅遊目的地所帶動的商業收益潛力。根據2017年9月最新公布的「全球最佳旅遊城市報告」(2017 Mastercard Global Destination Cities Index)顯示,亞太地區無疑擁有支配全球旅遊市場的優勢地位,不論是旅客人次或消費金額皆有亮眼的表現,持續引領全球。2016年亞太地區旅遊消費金額達到911.6億美元,超越歐洲的747.4億美元與北美地區的550.2億美元;萬事達卡亞太區負責人指出,「亞太地區休閒和商務旅行的興起,讓政府與民間單位大量投資在智慧網絡與基礎設施上,不僅提供遊客與商務旅客無縫式的服務,也造福了當地居民;亞太區旅遊業無疑將繼續成為市場上經濟增長與發展的重要來源。」
依據最新調查結果(見表),曼谷以1,941萬過境旅客人次稱霸全球城市,自2016年由倫敦手中奪回最佳旅遊城市寶座之後,持續穩坐旅遊霸主地位;太平洋島嶼地區經理指出,分析國際旅客來源後,發現紐西蘭是曼谷的主要客源國之一,對於紐西蘭人來說,曼谷是一個地理位置接近、具有成本效益且令人期待的城市,不僅適合有預算考量的遊客,同時也滿足想擁有奢華假期的旅人需求,許多紐西蘭人早已充分利用東南亞的絕佳美食、風景和溫暖的天氣。排名第2的倫敦則受到脫離歐盟後英鎊匯率貶值的預期心理,成為外國遊客撿便宜的大好選擇,以1,906萬人次緊追在後;第3~5名分別為巴黎、杜拜、新加坡。
綜觀前10名有多達半數為亞洲城市,包含新加坡近3年來首度超越紐約進入前5名,首爾也躍升3個名次到第7名,東京則被預期為2017年升幅最大的城市。進一步分析亞洲穩坐旅遊目的地中樞地位的原因之一,來自於區域內強勁的旅遊需求,如日本東京、大阪平均每年超過半數以上遊客來自鄰近的香港、臺灣與中國大陸;而近年來泰國城市的造訪人數也幾乎全來自中國大陸遊客的貢獻,地理位置接近、季節宜人、消費平價,以及追求高品質的商品等條件,都是中國大陸遊客趨之若鶩的原因,不過回顧該報告自調查以來,中國大陸城市已漸漸從被動的旅遊人次貢獻者,搖身為亞太地區首要旅遊目的地之一。
表、2017 全球最佳前20名旅遊城市
2017 Top 20 Destination Cities
觀察2009~2016年全球132個目的地城市,國際旅客人數增長了55.2%、旅客消費金額增加41.1%,前10大最佳旅遊城市平均有多達半數以上的旅遊收益增幅大於國內生產總額的增幅,顯示旅遊產業早已被城市領導者視為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之一。報告特別指出,8年來不論是前10大最佳旅遊城市,或是增長最快的10個城市,都不約而同指向一個事實,那就是不可忽視亞太地區的巨大影響力;大阪是增長最快的城市,包含美國、中國大陸、馬來西亞、韓國之遊客均強勁增長,2009~2016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4.0%。此外,雅加達、東京、河內、臺北市均為成長前10大的亞洲城市,突顯東南亞做為全球旅遊中樞的重要地位。
從造訪目的與消費行為來看,休閒仍舊是大部分旅客的主要目的,吉隆坡、臺北市、伊斯坦堡、巴塞隆納與大阪的旅客造訪目的都是進行休閒旅遊;反觀上海則有高達48.4%的造訪是商務行程,巴黎與米蘭也有近3成的旅客因為商業原因前往。在購物分項方面,首爾表現極為突出,造訪的遊客有超過半數(56.5%)均以購物為主要目的,倫敦、大阪、東京在該分項上也有強大吸引力;在住宿分項上,巴黎、阿姆斯特丹、米蘭、羅馬等歐洲城市,則讓旅客從口袋掏出最多旅遊預算支付過夜住宿費用;旅客在伊斯坦堡的餐飲分項支出則為所有城市之冠。
臺北市自2016年卡位進入全球前15名,2017年持續穩住全球第15名、亞洲第7名的位置,預估2017年國際觀光客人數將超過775萬人次;是自2011年來連續6年獲選為全球前20強,取代歷史文化名城羅馬、維也納,也超越上海、大阪等亞洲大城,顯示臺北市打造友善城市的措施成效卓越,以豐富多元的旅遊體驗吸引全球旅客。進一步從旅遊目的來分析,造訪臺北市的旅客高達9成以上是以休閒活動為主(約91.4%),2016年總計國際旅客消費金額達99.1億美元,購物(34.7%)是支出占比最高的項目,其次為住宿(32.2%)、餐飲(15.8%)與交通(13.3%),旅遊尖峰期則落在每年3月、11~12月之間。
2017年臺北市推出遊覽利器「雙層觀光巴士」,吸睛的紅色車體行經中正紀念堂、大安森林公園、臺北101、國父紀念館、故宮博物院等知名地標,上層的露天設計讓國際旅客以全新的高度、更便利的方式近距離飽覽市區重要景點。為了配合國際旅客需求,車上不僅配有4國語音導覽,更提供9種支付方式,藉由嶄新視野體驗城市之美,營運至今有六成以上為國外旅客,是除了捷運、公車、YouBike以外,遊覽臺北市的另一體驗管道。此外,8月圓滿落幕的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集結共134國、約1.08萬名選手及隊職員到訪,成功帶動臺北市的旅遊風潮,藉由這場賽事不但提高國際能見度,可以期待的是長期發酵的觀光產值及附加價值,創造「世大運經濟」。從2017年預估成長率的排名來看,臺北市的成長動能不容小覷,國際旅客人次成長率為5.5%,排全球第6名;國際旅客消費金額則有6.9%的強勁潛力,可望在2017年衝破100億美元門檻,為臺北市挹注強大經濟成長能量(見圖)。
圖、2017全球最佳旅遊城市成長率排名
2017 Top 10 Destination Cities by Growth Rate
根據萬事達卡的統計,2017年亞太區旅遊產值將再造歷史新高,臺北市多次被點名為深具吸金能力的指標城市之一,2017年成功辦理世界大學運動會更證明臺北市擁有承辦國際級盛事的豐沛能量,透過國際媒體報導與選手返國後的宣傳效應,極有機會帶動新一波觀光旅遊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