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產經導覽

:::

名家觀點

融合傳統與創新元素 建立城市再生契機
2023-09-27
融合傳統與創新元素 建立城市再生契機
以市場再生經驗案例為核心,探究老市場經由建築形式的改建與活化,如何帶動在地文化與產業的復興,經由文化引導都市再生等策進作為,激發傳統與創新火花,推進城市轉型新篇章。
老市場華麗轉型 打造共榮生態系
2023-09-27
老市場華麗轉型 打造共榮生態系
文章標籤: 市集產業創新城市行銷
做為城市的脈絡之一,市場承載著交流、交易、文化和經濟活動的功能,並隨著時代變遷持續轉型,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士東市場的成功經驗,展現傳統市場運用現代經營思維,帶動整體市場認同感。得益於北市府政策協助和市場整體共同努力,透過特色攤位改造、優良市集評比、綠色市集票選等肯定,嶄露全新面貌。本文就士東市場的轉型歷程,理解政策、自治會與市場成員如何共創傳統與現代共融的品牌之路。
老市場藝術共創 重塑記憶新風貌
2023-09-27
老市場藝術共創 重塑記憶新風貌
文章標籤: 市集產業創新城市行銷
擁有悠久文化傳承的萬華,經由「東三水街市場塗鴉彩繪藝術長廊計畫」的推動,讓來自國內外的藝術家依據農曆月分的順序,將各種節氣的當令作物及萬華地區的傳統節慶特色融入創作,呈現少見的巨型塗鴉彩繪長廊,以藝術協作,重新探索在地歷史的記憶,吸引更多熱愛藝術的人前來觀摩、交流和欣賞,推動老市場注入新的文化元素。

臺北市政報導

南門市場重開機 變身觀光新熱區
2023-09-27
南門市場重開機 變身觀光新熱區
隨著生活水準提升、新興市場經營模式蓬勃發展,越來越多傳統市場逐漸走向式微,面臨閒置和荒廢的困境。南門市場以其歷史悠久的底蘊,透過都市更新的力量,迎向華麗轉身的機會,中繼市場並因其交通位置利基,帶動周邊景點「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為觀光熱區,促發新商圈發展契機。
建立友善遊逛環境 讓臺北「好市發聲」
2023-09-27
建立友善遊逛環境 讓臺北「好市發聲」
市場乘載臺灣庶民共同歷史記憶,也是城市的縮影。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佈局及硬體設施逐漸難以適應需求。為因應此挑戰,市場改建計畫強調改善光線與通風設計,以活化市場,延續生命力。本文將探討北市府一系列的市場改建案例,透過例行的節慶活動辦理,理解如何透過虛實整合的方式擴展商機,展現臺北市在改善市場硬體環境方面取得的策略性進展。
推進市集轉型腳步 邁向數位生態圈
2023-09-27
推進市集轉型腳步 邁向數位生態圈
文章標籤: 市集產業政策城市行銷
臺北市政府為提升市集整體環境品質,以打造特色風格、友善便利、乾淨環保的現代化市集為目標,持續推動「市集精進計畫」;透過「攤販長期納管計畫」,落實優化場域內攤販之公共安全、衛生、動線等,提升鄰近場域整體品質;為使傳統市場與現代消費趨勢接軌,積極輔導傳統市集數位轉型,導入電子支付系統、網路電商與外送服務平台,促使多元拓展市場攤販收益與滿足現代數位購物體驗。

國際城市觀摩

連結在地空間記憶 市場再生展新活力—西班牙巴塞隆納(Barcelona)、日本東京(Tokyo)
2022-09-27
連結在地空間記憶 市場再生展新活力—西班牙巴塞隆納(Barcelona)、日本東京(Tokyo)
以永續經營理念,延續傳統市場生命週期,是當前城市發展關鍵議題。西班牙巴賽隆納聖卡特琳娜市場(Santa Caterina Market)將歷史脈絡與建築融合,保留修道院遺址與歷史脈絡,實現文化保存與創新發展的共榮、共生;日本東京豐洲市場則強調觀光和環保,引進封閉式低溫管理和太陽能發電,透過協力模式提升遊客體驗,建立多功能產業鏈。透過拉近文化存續與創新發展間的距離,市場再生可促進城市繁榮,滿足現代化需求,打造永續發展生態系。

臺北競爭力評比

永續城市評比臺北市創佳績
2023-09-27
永續城市評比臺北市創佳績
文章標籤: 城市評比臺北
永續城市指數報告以12項指標做為評核標準,針對全球70個城市綜合評比,臺北市首次進榜,排名全球第23,由於溫室氣體排放量、永續政策等指標表現優異,獲得高度讚揚。此外,更連續2年取得CDP國際城市碳揭露評鑑最高評等的A級肯定,顯示臺北市推動淨零轉型的成效斐然。

產經情勢分析

國內經濟情勢分析(2023Q2)
2023-09-01
國內經濟情勢分析(2023Q2)
文章標籤: 臺灣經濟分析
受全球貨幣競貶與持續性通膨,致終端需求疲軟影響,全球經濟遲滯,衝擊我國經貿動能。所幸疫後經濟活動如常、人流回溫,加上跨境旅遊熱絡,出國/來台人數飆高,帶動整體消費動能,提升民間消費躍升12.56%,抵銷全球景氣低迷對我國經濟表現的衝擊。
國際經濟情勢分析(2023Q2)
2023-09-08
國際經濟情勢分析(2023Q2)
文章標籤: 國際經濟分析
根據EIU、IMF、OECD等各機構觀測,隨著地緣政治風險逐漸上升,全球供應鏈逐漸轉向「在地化」。儘管全球透過升息打擊高通膨,但經濟仍呈現緩慢正成長,製造業出現疲弱跡象,全球貿易持續疲軟,但服務業需求仍然強勁。觀察各主要經濟體,美國基準利率於2023年7月27日上調25個基點至5.25~5.50%區間,通膨率逐漸降溫,勞動市場持續活絡,第2季GDP年成長2.4%;中國大陸在解除疫情管制後,內需消費市場成為主要經濟動能,但復甦力度不如預期,第2季GDP年成長6.3%;日本維持貨幣量化寬鬆政策,國內消費隨著疫後觀光潮回暖而增長,第2季GDP年成長6.0%;歐元區在逐漸減少能源需求下,服務與消費市場緩步回溫,第2季GDP年成長0.6%。
亞洲城市動態-東京、新加坡、香港、上海(2023H1)
2023-09-27
亞洲城市動態-東京、新加坡、香港、上海(2023H1)
文章標籤: 亞洲經濟分析
觀察各城市2023年上半年重點經濟數據,與2022年同期相比,東京工業生產指數減少2.0%,第三級產業指數上升2.4%,CPI上漲3.5%,因防疫措施,觀光人潮回流,挹注整體經濟持續成長;新加坡GDP成長0.4%,工業生產指數減少6.3%,CPI上漲5.6%,因受全球經濟影響,收斂整體復甦幅度;香港GDP成長2.2%,製造業生產指數上升3.2%,CPI上漲2.0%,因邊境解封,觀光人潮回流、服務需求擴增,提振景氣復甦能量;上海GDP成長9.7%,CPI下跌2.3%,FDI總金額增加7.1%,因疫情常態化,經濟活動恢復運行。
臺北產經動態分析(2023Q2)
2023-09-27
臺北產經動態分析(2023Q2)
文章標籤: 臺北經濟分析
全球經濟受貨幣緊縮的滯後效應及通膨影響,終端市場消費與投資動能減速,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製造業生產活動疲弱,隨疫後消費需求暢旺,內需擴增,工商新設立家數及資本額雙雙呈現正成長。整體營收5.18兆,年減0.45%,批發及零售、製造業等主力產業皆下滑,惟住宿餐飲業因疫後消費力道強勁帶動,成長27.81%。在消費與勞動市場方面,物價漲幅4.07%,已漸收斂,失業率緩降至3.5%。
全球創業觀察—臺北市
2022-09-27
全球創業觀察—臺北市
文章標籤: 創業經濟分析
臺北市做為孕育新創的沃土,聚集充沛的創業資源,透過不斷優化政策與服務效能,讓創新創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在市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新創生態系蓬勃發展,排名穩定前進,多個指標新創表現亮眼,堅強實力深獲國際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