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進階搜尋

:::
搜尋結果 總共50筆。
依   
融合傳統與創新元素 建立城市再生契機
2023-09-27
融合傳統與創新元素 建立城市再生契機
以市場再生經驗案例為核心,探究老市場經由建築形式的改建與活化,如何帶動在地文化與產業的復興,經由文化引導都市再生等策進作為,激發傳統與創新火花,推進城市轉型新篇章。
老市場華麗轉型 打造共榮生態系
2023-09-27
老市場華麗轉型 打造共榮生態系
文章標籤: 市集產業創新城市行銷
做為城市的脈絡之一,市場承載著交流、交易、文化和經濟活動的功能,並隨著時代變遷持續轉型,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士東市場的成功經驗,展現傳統市場運用現代經營思維,帶動整體市場認同感。得益於北市府政策協助和市場整體共同努力,透過特色攤位改造、優良市集評比、綠色市集票選等肯定,嶄露全新面貌。本文就士東市場的轉型歷程,理解政策、自治會與市場成員如何共創傳統與現代共融的品牌之路。
老市場藝術共創 重塑記憶新風貌
2023-09-27
老市場藝術共創 重塑記憶新風貌
文章標籤: 市集產業創新城市行銷
擁有悠久文化傳承的萬華,經由「東三水街市場塗鴉彩繪藝術長廊計畫」的推動,讓來自國內外的藝術家依據農曆月分的順序,將各種節氣的當令作物及萬華地區的傳統節慶特色融入創作,呈現少見的巨型塗鴉彩繪長廊,以藝術協作,重新探索在地歷史的記憶,吸引更多熱愛藝術的人前來觀摩、交流和欣賞,推動老市場注入新的文化元素。
南門市場重開機 變身觀光新熱區
2023-09-27
南門市場重開機 變身觀光新熱區
隨著生活水準提升、新興市場經營模式蓬勃發展,越來越多傳統市場逐漸走向式微,面臨閒置和荒廢的困境。南門市場以其歷史悠久的底蘊,透過都市更新的力量,迎向華麗轉身的機會,中繼市場並因其交通位置利基,帶動周邊景點「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為觀光熱區,促發新商圈發展契機。
建立友善遊逛環境 讓臺北「好市發聲」
2023-09-27
建立友善遊逛環境 讓臺北「好市發聲」
市場乘載臺灣庶民共同歷史記憶,也是城市的縮影。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佈局及硬體設施逐漸難以適應需求。為因應此挑戰,市場改建計畫強調改善光線與通風設計,以活化市場,延續生命力。本文將探討北市府一系列的市場改建案例,透過例行的節慶活動辦理,理解如何透過虛實整合的方式擴展商機,展現臺北市在改善市場硬體環境方面取得的策略性進展。
推進市集轉型腳步 邁向數位生態圈
2023-09-27
推進市集轉型腳步 邁向數位生態圈
文章標籤: 市集產業政策城市行銷
臺北市政府為提升市集整體環境品質,以打造特色風格、友善便利、乾淨環保的現代化市集為目標,持續推動「市集精進計畫」;透過「攤販長期納管計畫」,落實優化場域內攤販之公共安全、衛生、動線等,提升鄰近場域整體品質;為使傳統市場與現代消費趨勢接軌,積極輔導傳統市集數位轉型,導入電子支付系統、網路電商與外送服務平台,促使多元拓展市場攤販收益與滿足現代數位購物體驗。
疫後重開機系列三:臺北動起來 迎商圈復甦商機
2023-05-03
疫後重開機系列三:臺北動起來 迎商圈復甦商機
文章標籤: 商圈觀光城市行銷
商圈復甦,從復辦「2023台北年貨大街」開始!隨著疫情趨緩,年貨大街回歸封街設攤,以「過年講究不將就」為主題,從「圍爐講究不將就」、「除舊布新講究不將就」、「走春美食講究不將就」三大主題連接十大年味商圈,開創「線上年貨大街」,從過年一條龍玩到元宵燈會力拚商機,結合相關振興措施,打造專屬臺北市的獨特商圈文化。
夜間經濟打頭陣 點亮疫後發展步伐—上海市(Shanghai)
2023-05-02
夜間經濟打頭陣 點亮疫後發展步伐—上海市(Shanghai)
文章標籤: 商圈觀光城市行銷夜經濟
2019年起,上海市推動夜間觀光經濟項目,聚焦「晚7點到次日6點」的夜生活集聚區,提出圍繞「國際範」、「上海味」、「時尚潮」3個特點,首創設立「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據2022年第一財經「中國城市夜經濟指數」統計,上海市在夜間出行、夜場電影、夜間公交、夜間燈光、酒吧和新興展演空間等六個領域內表現的「夜間經濟綜合實力」表現位居第一,顯示上海市的夜間經濟綜合實力相對穩健,加速疫後經濟復甦腳步。
疫後重開機系列一:2023台灣燈會現新意
2023-05-02
疫後重開機系列一:2023台灣燈會現新意
文章標籤: 商圈觀光城市行銷夜經濟
睽違23年,台灣燈會重返發源地臺北市,以「城市型燈會」為特色,廣布作品於巷弄間,規劃多元主題展區及企業響應燈區,串連東區、信義商圈及松山文創園區等範圍,讓遊客遊遍12個行政區的創意主燈展覽,除參訪人數再創新高,迎來逾1,200萬人到訪觀賞外,同步帶動各商圈人潮,再創產業共榮發展商機。
共 6 頁  / 50 筆,  每頁顯示- , 移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