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5
疫後創新─深化新零售經濟 布局零接觸技術應用
因應疫情掀起大浪,消費者需求也因此大幅轉移至虛擬通路,為新零售經濟藍圖重構新想像。本文自實體零售業逐步轉移網路銷售趨勢談起,觀察全球至臺灣零售產業面臨疫情衝擊時,如何積極布局「OMO」、「行動支付」等相關數位對策,加速多元技術研發與創新服務型態的投入,並隨著零售業間數位鴻溝將日趨明顯之勢,推展至政府及業界面對挑戰如何緊密合作,將考驗轉化為邁向零售產業創新轉型契機,期以相關擬議,呈現出多元豐沛的創新能量。
2021-12-15
疫後創新─以「超個人化行銷」 部署產業競爭力
疫情對產業與經濟帶來前所未有衝擊與改變,進一步使消費者生活型態、消費習慣及行為模式產生巨變,對於面向消費者的產業及業者而言,更是一大挑戰。本文自虛實融合OMO模型運用談起,介紹AI應用如何助力建置個人化推薦引擎,再切入精準行銷模式,強調針對「對的人」溝通「對的事」,認為應掌握疫後跨世代消費者虛實融合的消費行為及生活型態,避免資源配置失衡。鑑於上述消費趨勢及生活型態的變化,顯示企業需要有資訊瞭解目標消費者OMO偏好,將消費者精準地進行標籤分類,量身訂製行銷活動,並透過有效、精準的溝通方式,做為產業發展新產品、新服務,以及開拓新市場之重要參考依據。
2021-12-15
進擊新零售—抗疫宅經濟 數位科技助攻
面對新冠疫情,民眾的生活模式再次重塑,北市府運用數位科技來改善消費習慣,讓民眾挖掘宅經濟,並做好抗疫新生活。從三大面向出發,包括精準補貼和電子支付、網購經濟、外送平台合作,藉由遠距科技的應用,顧及市民的防疫和消費,臺北市新零售成為數位轉型的優良範本。
2021-12-15
進擊新零售—轉動疫後新生活 遊逛臺北、振興商圈動起來!
臺灣隨著疫情控制得宜和疫苗覆蓋率上升,民眾逐漸在解封後開啟了全新的後疫情生活模式,市民也重新開始有娛樂的消費生活。北市府為了加速讓經濟重上軌道,推出一系列的振興補助和刺激方案,鼓勵民眾再踏進臺北商圈,讓經濟再次流動起來。
2021-12-15
進擊新零售—助燃新創產業 導入數位轉型齊抗疫
臺北市政府積極投注資源至新創產業中,過往多聚焦於人才培育、資金挹注或育成空間的建置,在後疫情時代裡,北市府接續歷年佳績辦理「2021臺北國際創業週」,延續建置與國際交流的平台外,更搭配防疫建構線上觀展平台,擴大臺北市在國際和新創產業的貢獻。另產業局積極協助智慧零售業者加速布局,可望帶動傳統產業加速數位轉型,降低疫情衝擊。
2021-12-15
西雅圖都會區數位領航 匯聚零售電商能量
位處美國西北部的西雅圖都會區,近年隨科技業發展,吸引超過400萬人口居住於都會區,匯聚全球知名企業與頂尖人才,更以零售龍頭Amazon領首效應,崛起為華盛頓州內大型生活圈。憑藉境內疫況趨緩、高疫苗施打率等相對優勢逐步邁向鬆綁,也在復甦腳步積極重建布局,構建零售產業轉型契機。
2021-09-13
科技防疫迎戰 香港用創新技術力挺抗疫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變化,科技產業紛紛瞄準疫情帶起的商機,投入遠端合作、衛生醫療、無人機具等研發項目。香港政府推動「防疫抗疫基金」政策,建立以科技為基礎的防疫安全網;從支援口罩生產、居家檢疫與補助等緊急應變措施;日益精進至推動各項防疫科技產業,將防疫生活融入企業發展,在疫情籠罩的世界另闢蹊徑,化為進步能量。此外,香港科技領域中,亦衍生出優秀的應用方案與獎項、展覽等,帶動疫情環境下的新創研發能量不停歇。
2021-04-28
臺北城市品牌價值再攀升 突破3,300億美元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臺北市的城市品牌價值逆勢成長,在2020年《全球城市500強》中排名上升至第51名,品牌價值亦增加至3,329.4億美元,另根據《全球影響力城市指數》報告,排名及總分表現皆有所增加,在經濟、研究開發、文化交流、宜居性、自然環境、交通易達性等各面向表現表現持穩,顯示臺北市保有一定的城市競爭力與影響力。
2020-12-08
2020年全球城市創新指數 臺北市動能強勁
「創新」已然成為後疫情時代中引領經濟走出困境、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能力,臺北市不僅於俄羅斯國立研究大學高等經濟學院(HSE University)首次發布的「全球城市創新指數」(Global Cities Innovation Index 2020)排名全球第25名,亦於「IMD全球智慧城市指數」(IMD Smart City Index 2020)榮登全球第8名,另根據「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臺北–新⽵」更躋升為全球第27大科技創新聚落,被視為深具潛力的創新聚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