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7
傳統市集 X 創意思維綻放新活力
傳統市場透過「市場輔導2.0」的模式,針對場域的轉型與改變,從市場品牌與節慶活動連結、串接電商或網購模式的E化服務、社群平台經營等,進階到市場攤位的整體設計改造與包裝,以及輔導攤商創新行銷概念與工具運用,促進攤位朝向品牌化、電商化發展,呈現多元差異化的特色形象,讓傳統市場能在時代變遷中,藉由創新轉型提升自身競爭力。
2019-09-27
傳統市集 X 活化再造盡展新風采—北美市場再生觀察
各地市場像是窺看城鎮的窗口,展現常民生活氣息、地方食物特色。本文以美國西雅圖派克市場、加拿大蒙特婁水岸市場為案例,剖析市場興衰、城市紋理及相關基礎設施的關連性,反思傳統市場的價值存續,而市場移置改建須顧及其舊城中心的調整疏通, 改造的同時也納入回應城市當代議題的可能性。
2019-06-25
探索循環經濟的新設計思維
「循環設計」關鍵在於其運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貫穿產品或服務完整生命週期中的各個階段,並著重於跨越上中下游,進入整體價值鏈中創造新的營收模式。在全球供應鏈、高度分工的現況下,要顧及全生命週期仰賴高度合作,採取軟硬兼施地尋求(要求)各種合作(妥協),導入循環設計,需要的是創造產官學研各界彼此交流的動機及時機,才能延伸循環設計在價值鏈上的最佳效益。
2019-06-25
迎向循環經濟新商業模式
建構循環經濟的創新商業模式,為達成永續發展並有效解決環境問題的新經濟,本文首先探討歐洲循環經濟行動計畫揭示市場未來發展方向,剖析政策如何有效地推動產業轉型,推進循環經濟的結構變化,並從歐盟積極推動ESG,驅動企業決策導入環境效益量化,進而創造兼顧環境和社會價值的商業模式。
2019-06-25
透視循環經濟新趨勢與挑戰
循環經濟須要跨域跨業合作,透過生態系內的利益重新分配,將創造更的多就業機會與商業模式的新變革。本文先闡述各國訂定循環經濟目標的相關作為,並剖析產業界在食品、衣著、居家生活、交通、影音娛樂等案例,爾後提出建議循環經濟創新方案除新材料與綠色消費外,強化再製造的發展策略,兼顧創造技職工作機會、因應區域內循環需求,也同步紮實相關基礎技術。
2019-04-29
玩轉行銷 打造城市品牌力
聚焦地方特色或獨特價值為核心的活動來行銷城市,不僅容易吸引人潮,也有助於增進地方經濟。更進一步透過結合城市發展願景,並透過在地與外界客觀眼光共同發掘特色,建構出城市品牌形象;同時,優化城市予人五感的環境和體驗,甚至可針對不同目標市場打造量身定做的行銷方案,相信都能提高城市行銷的成效。
2019-04-29
從大型節慶活動建構城市行銷新亮點
成功的大型盛會活動,是能夠讓人將主辦城市、地區,在觀感、記憶中,與該盛會活動完全、緊密地聯想為一體,是地方軟實力的最好展現舞台。節慶之根源在於人,號召市民、機關團體、在地企業加入集體策展,增加文化內容多樣性,亦能提高拜訪遊客平均停留天數、消費金額,讓大型節慶活動建構城市行銷新亮點。
2019-04-29
舌尖經濟-美食,城市行銷新魅力
飲食,是觀光體驗中必需的元素,觀光客可藉由地方飲食消費來體驗新旅遊目的地之特色與文化。城市觀光靠美食打頭陣,美食展演吸睛靠說菜文化,文化美食觀光豐富城市觀光內涵,當一個城市用美食彰顯魅力時,以「文化美食」帶動「舌尖經濟」,將「厚實文化基礎,行銷美食亮點」作為主軸,藉由「說菜」、「演菜」的活潑新餐飲服務來深化臺北「美食火車頭」角色,「文化美食‧觀光臺北」,在全球「區域觀光」競爭的時代,臺北勢將脫穎而出。
2018-12-05
智慧樂齡 搶攻橘色商機大未來
標竿日本政策與產業發展,透過正面鼓勵作法,有效吸引日照中心不僅只是完成生活照顧,而是更進一步透過提供進階訓練的模式,達成提升高齡族群身體健康與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標,期做到日照中心、高齡族群、企業營收、國家資源之四贏局面。相關廠商可朝此方向開發具實際臨床效益之實證醫學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透過場域試驗與服務推動,建立成功案例,並得以透過運動復健訓練系統,提升高齡身體健康與生活機能改善的目標,以解決臺灣與全球高齡自立支援之迫切性議題,並帶動產業蓬勃發展。
2018-12-05
預見超高齡社會的新藍圖:永續發展的挑戰
社會中的高齡者有各種不同的需求,因此國家必須發展出以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體系(integrated care),以達永續發展的長遠願景,而對於高齡化社會的政策目標訂定,必須注重全社會的改造,讓社會的發展樣貌不受年齡所限制,以打造無齡化的友善環境與氛圍。